建议/提案提出者: | 储呈红 | 建议/提案号: | 第323号 | |
标题: |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323号提案的答复 | |||
建议/提案内容: | 用法治力量推动文明城市建设 依法治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确保良好营商环境的根本保障。优美的城市环境、有序的社会管理、优质的公共服务、文明的市民群众,这些都是实现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运用法治思维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始终将文明城市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有机统一,作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也存在一些短板: 建议和对策: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南通市司法局 | 协办: | 南通市委宣传部 |
答复日期: | 2022-08-16 | |||
答复内容: | 储呈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用法治力量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明是城市的内在品质,法治则是浸润品质的底色。近年来,我局充分发挥“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坚持将南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融入司法行政工作,以法治力量助推文明城市建设,多措并举为文明城市建设贡献了司法行政力量。 一、以法治宣传教育引领文明新风 近年来,南通市司法局通过法律“七进”,深入开展《宪法》《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垃圾分类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宣讲活动,进一步引导市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大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促进法治社会建设。今年,围绕“同住长江尾 法护长江美”主题,举办《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集中宣传活动。聚焦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长江经济带建设、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打击传销、环境保护等主题宣传活动。依托电台1061频率《徐婷法律时间》栏目宣传司法行政职能,出版《徐婷法律时间》一书,将两年法律案例汇编成册。结合电视台《民法典》宣传,开设《三言两语解疑惑》专栏,集中录制8期短视频,每期1分钟,由机关干部、法律明白人用简短、质朴的群众语言向公众宣传最贴近生活的法律法规。以“学文明条例,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为主题组织开展《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各类志愿者进机关、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使《条例》内容入街入巷、入门入户、入脑入心。 二、以法治文化力量推动文明示范 依托现有的市、县、镇、村“四级”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串联打造“沿江”“沿运河”“沿海”法治文化阵地带,增添、充实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通过标语、漫画、小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宣传实效。鼓励创作、征集发布文明城市建设小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和平面作品,在法治文艺演出中穿插有关文明城市建设的小品、快板、歌曲等作品。利用《法润江海》《南通崇法》报等载体,联动市、县、镇三级机关部门网站、微信、微博等发布法治文明内容,切实提高群众对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晓率及参与率。出台《“法韵南通”建设实施方案》,勾勒南通法治文化建设总体架构(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实施法治文化研究传承领先工程、作品创作优质工程、阵地建设样板工程、惠民活动满意工程、实践养成示范工程)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南通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三、以强化基层治理推动文明共创 在全市部署开展“乡村共富路 法治来守护”八大专项行动,推动“万本法律书籍入网格、千场普法宣讲进村(居)、百场法治汇演下镇(街)”,实现全市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乡村执法质量明显提高,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性明显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抓牢抓实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部署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拓展提升工程,推动形成“法律明白人”建、管、用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充实壮大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社会力量。在全市开展争当“倪伯苍式”法律明白人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倪伯苍先进事迹、大力践行倪伯苍优秀品质、认真借鉴倪伯苍工作方法、选树培育“倪伯苍式”法律明白人。实施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建设乡村德法孝悌文化、楼院文化、节庆文化,开展“重家庭、立家训、传家风”活动,推动每户拥有1条崇德尚法、可读易传的家规家训,户外设有村统一制式家规家训展示牌,夯实乡风文明,筑好精神家园。 下一步,我局将紧扣群众需求,着力推动普法依法治理与文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文化传播、基层依法治理全覆盖。 一、构建与文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 结合“尚德南通”建设,梳理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法治言行、法治故事,广泛宣传道德实践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结合“诚信南通”建设,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诚信建设,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制定守法诚信公约,实现普法与诚信文化同步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公共服务领域。结合“书香南通”建设,在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场所设置优化法律图书角,配备宪法、常用法律书籍、宣传册以及普法音像产品、电子读物,满足群众日常借阅需求。 二、构建与文明城市建设相匹配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 壮大“法治与文明”主题创作队伍,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增强群众参与作品创作的热情。在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中增加法治教育环节,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国梦歌曲大家唱、地方戏曲汇演等活动中穿插法治问答、法治演出等内容。推动形成“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法治文化传播态势。 三、构建与文明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 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推动每村建立新乡贤工作室、法律明白人辅导站,将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融入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定期发布“善行义举榜”“道德点评台”,开展“重家庭、立家训、传家风”活动,寻访“崇德尚法好家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依托“乡风文明积分制”,制定村民行为约束式“正面清单”和“劝导式”负面清单,通过月度评议积分、季度公示上墙、年度表扬张榜的方式,推动德法同行、文明共建。 四、构建与文明城市建设相衔接的普法依法治理志愿服务实践体系 调整充实“青年普法志愿者队”“江海普法名嘴”“中国好人”普法微联盟的“三名”志愿普法资源,动员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先进模范人物等加入普法依法治理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志愿者大队、分队,深入企业、学校、村(社区)开展公益普法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向基层延伸。发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等参与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公益便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