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五优品质锻造五心品牌
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法务保障
——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暨作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张 武 林
(2013年2月20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部署,对照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标准,认真总结得失,重在分析现状,明确奋斗方向,着眼长远发展,动员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第一时间将认识统一到新要求上,将行动落实到新部署中,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促发展、群众得实惠的新思路上,同心同德,同力同步,以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业绩实现司法行政地位的新提升。
会议筹备阶段,市局专门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书面申请并得到了市委的批准。市委、市政府对会议的召开十分重视,市委常委、政法委曹斌书记在会议结束前将作重要讲话。
回顾2012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围绕上级部署,抢抓社会管理创新契机,始终咬定以“条上争排头、块上创最佳”这一总目标,扭住“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民生”这条主线,在全面推进工作的同时,把握关键,踩准节点,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了“五个效应”。
——致力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逐步形成了牵引全局的“典型效应”。对全年工作立项明责,序时推进,把职能目标融入到社会管理创新中立项实施,实现工作项目化、指标定量化、责任具体化,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点评、年末有冲刺”。发挥项目的引领、支撑和拓展作用,全系统社会管理创新6大类85个项目,按照序时进度基本完成,成功打造了一批新品牌,培植了一批新典型,得到中央蹲点调研组的肯定。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连续四年批示褒奖,《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法制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我市亮点工作。
——致力于推进基层基础投入,逐步形成了阵地建设的“规模效应”。阵地建设、资源配置、力量配备实现稳步升级,基层基础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的保障功能进一步强化。建成153个法治文化阵地,年内创建107家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成功打造农村覆盖面广、知晓率高的普法连锁店,组建“江海普法名嘴”法治文化传播队伍。乡镇全部建成社工服务中心,创成2家全国先进司法所、38家省级优秀司法所,全省基层建设工作会议推广如皋经验,傅自应副省长和省厅领导充分肯定。司法考试现场确认、试卷保密、考场遴选视频监控系统全部升级,从接卷到考试全程实时监控,全省仅有苏州、南通两家。华东地区计财装备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对我市后勤和基础保障给予好评。
——致力于推进规范执法工作,逐步形成了管控工作的“整体效应”。首创社区矫正“队建制、双配置”模式,市、县两级全部建立执法机构,足彩胜负彩郝赤勇副部长批示要求“认真总结南通经验”。推行社区矫正兼职法制员制度,得到省厅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会同省监狱管理局启动南通地区服刑人员释前就业培训、推介和安置帮教一体化工作,组织刑释解教人员技能培训11期共251人次。新接收刑释解教人员2535名,衔接率、帮教率分别达到99.27%和100%。在矫社区服刑人员3597人,先后警告233名违规社区服刑人员,治安处罚9人、撤销缓刑27人、撤销假释6人,收监执行4人,裁定减刑1人。两类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全省较低水平。
——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法务保障的“联合效应”。打造“五色”法律服务体系,实施“团站室”法务护航工程,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沿海开发律师服务团,在骨干企业设立法务工作站,推广社区律师工作室,律师行业全年共代理案件3.14万件,业务收费3.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和31.4%,做法被足彩胜负彩专刊推广,得到两位市领导批示。市律协被授予“市中小企业服务之星”。联合10多家部门成立“服务企业发展普法同盟”,建立同盟联席会议制度、活动网络平台。组织公证机构开展“惠民宣传月”、“敬老月”活动,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免费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86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5.4万人次,机构平均办案数、接待来访咨询数均居全省第一,“爱心法援”获评市级机关优质服务品牌,法律援助星火计划获评市政府创新奖,市中心严力琦同志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如皋、海安两家法律援助中心、海安震阳律师事务所分别受到足彩胜负彩表彰。司法鉴定机构能力验证测试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市局被省厅评为认证认可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致力于推进队伍作风建设,逐步形成了勤廉高效的“群体效应”。创新落实“一评五制”,掀起“治慢风暴”。围绕群众满意,坚持“五个一”指向,实现“五个零”目标,在窗口部门全面推行八种服务。在市区范围内推行公证“四统一”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继续评选“啄木鸟奖”,向社会征集意见建议,逐项对照整改。加强警车管理,向社会公示号牌,主动接受监督。评选出十大“服务之星”,对9名优秀司法所所长记个人三等功。市局在全省争当排头兵考核中夺“四连冠”,在全市综合绩效考核中获“四连优”;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四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示范点”单位之一,全市三次作风建设大会上均有交流发言;连续五年坚持倡导“日读千字,年学一技”,在“世界读书日”组织导读和集体学习,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十佳特色学习品牌”。大成律师事务所被评为省“青年文明号”。杨海燕律师当选省人大代表。
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省厅、市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和帮助,归功于从不懈怠地秉持着“热情工作是底线,激情工作是状态,痴情工作是境界”这一理念的广大司法行政人,归功于一直以来所积极倡导的司法行政激昂奋进的“精气神”。盘点这一年,成绩固然可喜,但自我评价更需要冷静客观。最为明显的表现是,我局对照全市最佳办事单位标准仍然有一定差距。从这些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看,至少有“四个担忧”:
一是安于现状、小进即满的守旧情绪令人担忧。一些部门和地方工作提不出新思路,推进拿不出新举措,发展形不成新亮点,落实见不到新成效。或是习惯于吃老本,满足于翻旧账,因循守旧,用新瓶装旧酒,形变而实不变;或是创新流于形式,工作疲于应付,绩效限于纸面,少数同志成了“不动脑、不动手、不动脚”的“三不”干部。
二是体制不顺、基础不牢的被动局面令人担忧。管理体制不顺已经是制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基层司法所垂直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公证机构体制改革如何推进缺少系统性筹划;行政权限还没有全部向窗口集中;基层基础建设出现了“返潮”现象,一些原来已经达标的优秀司法所、规范化司法所的硬件设施被挤占挪用,人员被随意调配,队伍的凝聚力、感召力不强。
三是素质不高、自身不硬的队伍现状令人担忧。打铁首先要自身硬,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事业兴衰的首要因素。与其它政法部门相比,司法行政没有建立起系统内完备的人才培养、储备、流动机制。选拔、任用干部的选择面偏窄,人才的引进、调配束缚较多,专业性人才匮乏。这需要一方面下大力气在内部挖潜,有意识地重点培养、锻炼一批急需的干部,另一方面积极对外争取,努力拓宽进人渠道,严格控制选人标准,选准人,用好人。
四是相互掣肘、计较得失的消极因素令人担忧。有少数同志,热衷于自伐其功,自夸其德。主要精力不是用在思考工作上,不是放在提升绩效上,而是对一己私利斤斤计较,打小算盘,做小动作,心态不平衡,不比贡献比待遇。还有少数人,眼高手低、自以为是,提起工作来夸夸其谈,干起实事来漏洞百出。这些人人数虽少,负面影响却不小,客观上对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危害,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局上下共同努力才积聚起来的来之不易的正能量。
开诚布公地谈这些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为了抹杀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而是要让全系统上下保持更清醒的头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2013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主要任务是: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对司法行政的新期许,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的新期盼,全力对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司法行政的新期望,继续牢牢抓住社会管理创新主线,突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诚信建设、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争创“最佳办事单位”,以“一评五制”为重点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以“法务兴业、助企惠民”为目标狠抓工作绩效落实,大力实施以“弘扬五优品质、锻造五心品牌”为主要内容的“双品”工程,建立健全目标实化、步骤细化、成果量化、考核硬化、品牌亮化的“五化”履职机制,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奋发有为,为实现全市“两个率先”提供可靠的法治基础保障。
一、大力弘扬忠诚事业、奉献岗位的优秀品质,努力锻造精业勤业、亲民爱民的队伍建设放心品牌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要求,大力整治“散、慢、庸、虚、奢”的现象,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以优良的党风、作风凝聚人心,促进发展,实现工作提效、团队提质,确保我们的队伍和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社会的关注,经得起媒体的聚焦,经得起群众的评判。
一是全面加强思想建设,重在治“散”。分三个专题在全系统扎实组织好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活动,抓好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治部要尽快制订活动方案,突出行业特色,把活动抓早抓好抓出成效。以增进团结为目的,凝心聚力,坚决反对各种损害司法行政形象和整体利益的行为,打击歪风邪气,树立新风正气,消除干事创业中的负能量,全面提升队伍的思想基础,实现同频共振。抓好干部队伍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局“青年文化论坛”、在线学习、专题教育征文等举措,全面提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最”的意识,即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最大的政治,体制机制创新是最大的动力,“两个率先”是最大的政策,切实解决做事不用心、工作不主动、服务不到位、办事不公正、公务不节俭、形象不端正等“六不”行为,对相关部门和党员干部实行问责。普遍开展查思想、查行为、查效率、查制度、查纪律“五查”活动,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
二是突出抓好效能提升,重在治“慢”。进一步掀起治“慢”风暴,做到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继续推行“五个一指向、五个零目标”和“八种服务”。不断丰富和拓展效能建设内涵,强化“工作节奏加快、责任传递加快、任务完成加快”的基本要求。细化每个工作岗位的任务指标,明确每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限,把提高效率落实在每一天,将完成质量和完成进度作为队伍绩效考评体系的重要依据,奖勤罚懒,提高队伍履职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行业纪检和惩戒部门的作用,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工作拖拉、节奏缓慢的“慢作为、缓作为”现象。
三是着力解决“本领恐慌”,重在治“庸”。进一步强化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关键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按照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有信念、有本领、有担当、有正气的“三宽四有”要求,着重提升群众工作、公正执法、舆论导控、科技应用、应急处置、拒腐防变六大能力。努力构建学习型队伍,依托各类教育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集中封闭式业务培训。进一步创新多种培训渠道,注重在实践中锤炼队伍,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重点提升队伍的执行力、创新力、影响力。继续深入开展“日读千字、年学一技”活动,提升队伍的文化修养。深入开展新一轮岗位大练兵活动,尝试全员能力测试,对测试不过关的,推行离岗培训。积极推行干部挂职交流,适时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做到该交流的必须交流,该轮岗的必须轮岗。进一步活跃队伍、锻炼队伍,优化队伍。
四是有效遏制铺张浪费,重在治“奢”。严格遵守中央、省、市作风建设相关规定,坚决不越红线,令行禁止,不搞下不为例,杜绝在“舌尖、足尖、笔尖”上存在的一切可能发生的浪费漏洞。领导干部和市局机关要带头保持勤俭务实的作风,严格限制公款接待、公费旅游、公车使用“三公”行为,绝不允许“擦边球”。今年公用经费支出再压缩10%,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加强中央、省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对往年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执行赴基层检查工作备案制度,严格控制各类常规性、阶段性检查。提倡高效简洁的文风会风,大力压缩会议、文件、简报,进一步全面清理各类简报、精简各类内刊,部门简报、内刊先停发,待重新审核,精简规范各类工作台账。今天的会议结束后,各条线原则上不再召开大规模的业务工作会议。确实需要召开会议的,尽可能多采取视频会议形式。
五是杜绝一切形式主义,重在治“虚”。任何工作都要切切实实抓实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呼吁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目标。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助长空泛浮夸之风,背离实事求是的工作思路,坚持“一分喊、九分干”,学会集中精力狠抓重点工作, 做一件成一件,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避免急功近利,克服形式主义,反对表面文章,大力倡导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学会真干、巧干、苦干,务实能干事,扎实干成事、踏实不误事,创一流业绩,达先进水平,树良好形象。
在这里还要着重指出,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的队伍建设和工作目标还面临着新的“三重压力”:一是领导班子新老更替带来的新压力。目前,各县(市)区司法局主要领导完成了新一轮调整,任现职时间最长的刚过三年,最短的到任刚两个月,平均任职年限仅14个月;8个局长中有4个为70后,平均年龄43岁。这一方面使领导班子更趋年轻化,为司法行政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另一方面也要求新任领导要减少磨合期,压缩适应期,加快过渡期,尽快熟悉司法行政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迅速从生手向熟手转变,从外行向内行转变,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工作的不利影响。二是机关作风建设转变带来的新压力。今年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扩大了万人评议权重,扩大了日常考核权重,把功夫放在平时,把重点放在了群众满意导向上,加大了暗访力度,改进了查访手段,将实行结果季度公布。要敢于正视队伍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工作中存在的疏漏,容得下尖锐的批评,大力度加以整改。近期市纠风办将下发万人评议中征集的对市司法局的意见和建议,政治部要及时组织、督促对照整改。3月11日市局还将走进电台“民心专列”,与群众面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提前10天与栏目组联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三是兄弟城市发力赶超带来的新压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泰州、苏州、常州等市司法局开始奋起直追,各项主要业务指标都对南通产生了冲击。传统上位居第一方阵的南京、无锡等地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第一名的争夺。尽管“7·28”事件可能会对我们的工作评价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我们争当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排头兵的目标不能动摇,气可鼓而不可泄,要打起百倍精神,付出加倍的努力,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智慧、更实的举措夺取争创“五连冠”的新胜利。
二、大力弘扬胸有全局、同舟共济的优秀品质,努力锻造服务经济、助企发展的法务护航贴心品牌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大力实施沿海沿江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战略。这不仅为南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法律服务行业进一步发展搭建了舞台,为自身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上升空间。市局将重点督促办好包含跟踪大项目、服务大企业、贴近中小微企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健全便民服务网络等内容的司法行政惠民助企十件实事,充分彰显司法行政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职能作用。
一是推动与法务需求的良性互动,提升服务两大战略的能力。积极研究服务沿海开发的新进展、新问题、新对策。努力介入沿海重大建设项目论证,加强与发改委、财政、国资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介优秀律师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联席会议和专题协调会议,为政府的重大投资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从源头上规避法律风险。培育精干律师队伍服务沪通铁路大桥、通州湾等“桥、港、园、镇、企”建设工作,围绕船舶海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沿海主导产业在沿海园区、港口设立法律服务机构,提高海商事、知识产权等服务比重。积极参与做好沿海开发投资项目建设中的土地征收、拆迁安置、环境保护、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针对沿海开发园区和项目,继续推行并优化既定的优质服务、优惠收费举措。年内,沿海园区法律服务工作站覆盖率达到100%,沿海园区管委会法律顾问团(组)建成率达到100%,沿海开发项目公证服务收费继续按标准的70%收取。
二是推动与企业运营的全程衔接,提升护航平稳发展的能力。强化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职能,探索建立有南通特色的企业法律服务体系。指导律师、公证员开展“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采取项目式推进,全程跟踪对接企业需求。市局班子成员、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带队走进一百家大型规模企业,积极开展“法律体检”,规模以上企业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100%。关注中小微企业,包括20万家民营企业,切实掌握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窗口化、一站式”的高效法律服务,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实行产品化经营,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创新服务模式,与相关部门、行业商会共同搭建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应对劳资矛盾多发的态势,分类研究开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法律服务产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引导企业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建立和完善内部运行和管理机制。帮助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实施资产重整重组,并积极妥善代理、处置涉及企业担保、资金链断裂等案件,防止风险扩散蔓延。面对当前环境保护纠纷高发、多发的态势,在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兼顾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加大环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解决环境纠纷。
三是推动与行业管理的相互配合,提升优化行政管理的能力。在理念层面上要厘清行政和行业的关系,在实践层面上要注重两者之间的互促互助、协作联动。按照健全制度、完善组织、依规履职的思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业务培训、投诉查处、会员服务和职业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年内成立南通市司法鉴定协会并召开南通市第一次司法鉴定人代表大会。做好市律师协会的换届工作。进一步推进公证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公证事项网上办理和公证信息资源共享。修改后的民诉法确立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为诉讼代理人的法律地位,要发挥基层法律服务优势,完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多层次法律服务制度。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重点对行政服务工作进行流程再造、事项精简、时限缩短、效率提高。制定司法行政审批及服务工作手册,完善并公示服务指南,规范内部审批流转程序。加大便民力度,对现有的申报材料目录进行清理,剔除与审批事项关联性不强的项目,研究制定简化审批申报材料的办法。充分利用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已经建立的互联网办事大厅,逐步推行网上审批。以行政执法考评为抓手,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积极配合党委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定期组织行政执法案卷、文书检查,深化执法监督工作。80%以上的行政服务事项实现当场办结,承诺件办结时限缩短至法定时限的一半以内。规范性文件报备率达到100%。
三、大力弘扬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努力锻造形式多样、润物无声的普法宣传沁心品牌
着力抓好法治理念培育与引导法治方式维权相结合,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培育全民知法守法思维,努力为法治南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是进一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发挥法制学校、法制讲坛、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等普法阵地的作用,引导广大公民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法治建设、法制宣传等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按照全省争先的目标,做好“六五”普法中期迎查工作,迅速开展动员部署,掌握国家、省、市“六五”普法规划要求,吃透各类重点对象考核指导意见的精神,把握好对行业的评估标准,做到迎查有目标、推进有计划、落实有行动。对辖区内重点对象普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限时整改。注重典型示范作用,对行政单位、企业、学校、镇街加强面上指导,坚持以点带面,对有基础、有条件的单位和镇街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确保各类典型具有示范效应,带有地方特色,充分展示“六五”普法成果。
二是进一步加强实体阵地建设。市、县、镇、村法治文化阵地基本实现全覆盖。市级层面上,要与市依治办配合,积极争取财政立项拨款,正式启动崇法文化广场沿河带法治大道和法博馆建设项目。与市纪委联合策划廉政文化广场升级改造工程,融入法治元素,建设廉政法治文化广场。推动崇川区政府立项,年内建成市法制宣传教育中心暨市区青少年法治实践基地。县级层面上,各地要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争取财政、建设等部门配合,确保县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做到一步不落。今年全市要力争创建3个以上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乡镇街道层面上,各司法所要因地制宜,以再完成5%的省级民主法治村(居)创建为抓手,加强指导督查,重点突出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多途径收集各类群体对法制宣传及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将相对集中的需求制作成普法建议书,用于指导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集中印发普法宣传资料100万份以上,组织1000场以上法制文艺巡演,惠及群众300万人次以上。
三是进一步创新虚拟工作空间。继续强化电视台《法治纵横》、电台《法治三百六十度》以及《南通崇法报》、《法润江海报》等传统普法载体建设。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新形势,认真研究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成本低的优势,按照精炼、生动、平实的思路,突出针对性、趣味性、互动性,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二维码等网络手段普法。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司法行政机关全部设立官方认证微博,落实专人管理,做好资源整合,形成南通司法行政微博集群,打造司法行政系统法制宣传、信息发布、群众诉求回应的权威平台。组织好南通市第二届暨海安县第十届法治文化节和“普法名嘴环市行”等法治文化活动,注重把舞台巡演与视频录制同步进行,借助国内知名视频推广网站和南通普法网,建立法治文化演出网络舞台,上传“微视频”,把受益对象从“台下观众”拓展到“网上观众”。在全市推广如皋“普法二维码”的做法,在各种传统载体上加印二维码,发挥二维码信息容量大、成本低的优势,引导社会公众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自动登陆普法网站,做到纸质普法与网络普法的无缝对接,实现“张贴式普法”向“口袋式普法”转变。
四是要进一步提升重点对象素养。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能力为目标,引导和培育领导干部群体形成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坚持和完善党委(组)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述法考评、“一周一卡”学法等机制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人大、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参考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逐步向基层政府延伸,为全市116个乡镇(街道)政府配备2至3名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组,力争为县(市)区政府负责同志配备专职法律顾问。加强企业学法用法工作,做好企业守法诚信指数评估工作,整合涉企执法和金融部门资源,完善评估标准和实施办法,搭建网络对接平台。今年先由足彩胜负彩县试点,择机向全市推广。
四、大力弘扬知难而进、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努力锻造强势推进、根基牢固的维稳管控安心品牌
全面贯彻《刑法修正案(八)》、新《刑事诉讼法》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以确保安全稳定为重点,以提高监管安全和教育帮扶质量为核心,全面加强“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举措方法,夯实工作基础,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重新犯罪,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认真贯彻全省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基础。
一是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水平。以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巩固年”活动为载体,着力提升社区矫正管理规范化、矫治科学化和帮扶社会化水平,加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广运用矫务通等信息技术装备,建立健全严密的监管信息网络。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严格执行周电话汇报、月思想汇报、集中教育、社区服务“四统一”监管工作制度,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管得住、控得好”,杜绝重大影响重新犯罪案件发生。积极推动社区矫正文化建设,通过创新教育手段、载体等,融入文化疗愈元素,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形成良性反应和恒久记忆,促进能动改造。组建社区矫正业务委员会,加强专职社工、心理咨询师、兼职法制员等队伍建设,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专职社工考试考核通过率达到80%以上。执法大队兼职法制员配备率达到100%,提高执法水平。
二是全面提升安置帮教工作体系化管理能力。着力加强衔接管理、过渡安置、就业服务和教育帮扶工作,提升安置帮教工作水平。加强与监所信息传递和核实工作,司法所衔接回执录入率、预释放解教人员名单下载率分别达到95%、98%以上,严格执行刑释解教人员出监出所必接必控制度,重点帮教对象、一般帮教对象接回率分别达到100%和96%以上。建立健全重新违法犯罪风险评估体系,大力推行分类帮教制度,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继续推进南通地区服刑人员释前就业培训、推介和安置帮教一体化工作,工作覆盖率必须达到100%,切实巩固一体化建设成果。此外,市局作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单位,要积极指导、协调各县(市)区和市各有关部门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贯彻好上级关于特殊人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三是全面筑牢基层基础工作实战化发展平台。加强基层基础保障能力,借助市委政法委推进“三级平台”建设的有利机遇,延伸司法行政服务触角。市、县两级共同配合,加大汇报、协调、争取力度,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建立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垂直管理体制。推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司法行政工作机构。抓住中央、省加快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的政策和机遇,加大与发改委、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的协调力度,推进市、县司法局特别是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立项工作,进一步改善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和基层工作条件。严格司法所编制管理,司法所编制人员推行实名制管理,对编制落实情况开展“飞行检查”,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落实率要保持90%以上,省优秀司法所创建率达到50%,为争创全国“五好司法所”奠定基础。加快形成覆盖全系统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统一、应用功能完备的信息化体系,强化调解信息平台的运用,推广足彩胜负彩调解网络平台经验,整合检察监督、审判确认的功能,有效发挥现代科技的支撑保障功能。
四是全面创新人民调解工作多元化运作模式。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配备,推进调解员专职化建设。健全完善专职调解员准入、淘汰、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监督评价机制。重点加大培训力度,形成系统的培训规划,对调解员分级分类培训,尤其要大力普及基础法律知识,提高调解员法律知识水平和运用法治思维调处纠纷的能力,提升调解工作法治化水平。试点推进“点调、援调、律调”等各项工作,推行如皋“调解服务一键通”、 “电子公示监督评价机制”、通州“大调解网络学苑”等创新性做法。加强调处中心和基层人民调委会规范化建设,推动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有条件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与调解平台的互联互通。筹备建立市、县两级人民调解员协会。推进网格化排查,加大经常性和集中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健全分级预警报告、分级处置制度和重大矛盾纠纷快报、直报、零报告制度,增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科学性。
五、大力弘扬守护正义、维护公平的优秀品质,努力锻造善解民忧、关注弱势的法律服务爱心品牌
要不断扩大法律服务惠民的影响力,普及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重点,优化体制机制,深化专项活动,强化惠民实效。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万件以上,法律服务行业免费解答法律咨询30万人次以上。
一是健全法律服务惠民网络。合理布局,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线面结合、惠及全民的网络体系。实施“半小时法律服务惠民”工程,整合公证、律师、法援、司法鉴定等资源,社区律师工作室向社区法律服务站升级,打造“城区20分钟法律服务圈”;依托乡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公民法治驿站等,打造“乡镇半小时法律服务圈”。贯彻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指导刑事法律援助向侦查阶段延伸。对照新颁的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足彩胜负彩《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进一步明确法律援助申请条件,完善相关救济程序,市中心要尽快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组织好全市学习和实施工作。
二是加强法律服务公益力量。继续实施法律援助星火计划,着力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人才的引进培养,组建以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主体的4000人的志愿者队伍,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社工队伍建设新路径,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努力解决当前人员匮乏的实际问题。加强沟通,建立法律服务人员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经费保障制度,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推动建立法律援助最低保障制度,提高案件补贴的合理性。
三是注重法律服务惠民实效。大力推进示范窗口、质量管理、督促检查、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深化“四万”工程、“四进四推”活动成效,引导全市法律服务人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幸福、服务和谐稳定。提升司法考试组织实施水平,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形成流程科学、操作便捷、监管严密、服务优质的高效组织管理体系。按照“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要求,突出加强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扩大惠及面。加强司法鉴定质量建设,组织好鉴定机构的能力验证工作,通过率、满意率保持全省领先。做好司法鉴定机构标识在我市试点推广工作,确保我市鉴定机构在全省率先达到规范统一的要求。
同志们,五优品质内化于心,五心品牌外化于形,这是新时期赋予我们司法行政人的新任务,也是对我们自身素质、综合实力提出的新考验。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常敬常谦、日勤日慎,奋力开创南通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平安南通、法治南通、和谐南通、美丽南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